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述评及其引申

被引:10
作者
任毅 [1 ]
东童童 [2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装备系统服役健康保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工业化与信息化; 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0202 ;
摘要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近年来颇受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等相关领域的重视。国外学者对"两化融合"发展的研究较早,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两化融合"发展的内涵、路径以及相关经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情况看,"两化融合"经历了政策的演变和推进,试验区建设也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是传统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与"互联网+"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江西省11市“四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J].
黄祥芳 ;
陈建成 ;
周伟 .
城市问题, 2015, (03) :67-74+104
[2]   “四化同步”的本质特征和指标构建 [J].
刘文耀 ;
蔡焘 .
改革, 2014, (08) :65-71
[3]   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经验证据 [J].
张亚斌 ;
金培振 ;
沈裕谋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1) :40-50
[5]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路径探讨 [J].
荣宏庆 .
社会科学家, 2013, (07) :73-76
[6]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 [J].
张轶龙 ;
崔强 .
科研管理, 2013, 34 (04) :43-49
[7]   “两化融合”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基于所有制视角的门限回归分析 [J].
陈石 ;
陈晓红 .
财经研究, 2013, 39 (01) :103-111
[8]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分析 [J].
杨培芳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6) :1-6
[9]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的问题探讨 [J].
杜振华 ;
茶洪旺 .
宏观经济管理, 2011, (12) :53-54+66
[10]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个理论模型 [J].
谢康 ;
肖静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4) :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