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被引:25
作者
徐兆礼
崔雪森
陈卫忠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桡足类; 种类组成; 优势种; 鳀渔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 [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作了探讨。东海浮游桡足类经鉴定共有226种,呈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趋势,夏季(163种)>秋季(152种)>春季(140种)>冬季(123种),4个季节皆出现的有78种。优势种(优势度Y≥0.02的17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 coni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等,季节更替明显,在秋、冬季优势种中还新出现了多种中、小型桡足类。北部近海(29°~32°N、125°E以西)春季中华哲水蚤、夏秋季精致真刺水蚤与水温、盐度多元一次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P<0.05),秋季普通波水蚤与水温、盐度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春季鳀(Engraulis japonicus)中心渔场(>100kg·h-1)分布与中华哲水蚤高密集区(50~100ind·m-3)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春、夏季鳀鱼仔、稚鱼高密度区(≥100ind·net-1)与中华哲水蚤高丰度区(50~100ind·m-3)相重叠。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2]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鲹渔场的关系 [J].
徐兆礼 ;
陈亚瞿 .
生态学杂志, 1989, (04) :13-15+19
[3]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鲹渔场的关系 [J].
徐兆礼 ;
陈亚瞿 .
生态学杂志, 1989, (04) :13-15+19
[4]   南黄海、东海鲐鲹鱼索饵场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J].
陈亚瞿 ;
徐兆礼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4) :327-332
[5]   台湾以北海域浮游桡足类生物海洋学特征的研究Ⅱ.群落特征 [J].
杨关铭 ;
何德华 ;
王春生 ;
苗育田 ;
于洪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6) :72-80
[6]   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聚集特征的研究 [J].
徐兆礼 ;
王云龙 ;
袁骐 ;
蒋玫 ;
陈亚瞿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S1) :15-19
[7]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 [J].
徐兆礼 ;
蒋玫 ;
晁敏 ;
王云龙 ;
袁骐 ;
陈亚瞿 .
水产学报, 2003, (03) :258-264
[8]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J].
徐兆礼 ;
洪波 ;
朱明远 ;
陈亚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08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