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温发芽势的遗传及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英文)

被引:21
作者
韩龙植 [1 ]
张媛媛 [1 ]
乔永利 [2 ]
曹桂兰 [1 ]
张三元 [3 ]
金钟焕 [4 ]
高熙宗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首尔大学校农业生命科学大学农学科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4] 韩国农村振兴厅作物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发芽势; 低温反应指数; 遗传; 相关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2:3代200个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14℃条件下鉴定萌发7d、11d、14d和17d时低温发芽势,并利用由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对不同萌发阶段的低温发芽势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s)检测,同时进行了低温发芽势与其他耐冷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萌发7d时低温发芽势及其低温反应指数呈现向低发芽势和低的低温反应指数的偏态分布,而萌发11d、14d和17d时低温发芽势及其低温反应指数均呈现接近正态的单峰连续分布。萌发14d时低温发芽势与其他耐冷性的相关性较萌发7d、11d和17d时低温发芽势更为密切,与芽期耐冷性、幼苗期耐冷性、低温下幼苗生长能力和孕穗期耐冷性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位于第2染色体RM29-RM262区间的qLVG2和第7染色体RM336-RM118区间的qLVG7-2、qCIVG7-2在萌发11d、14d和17d时均检测到;位于RM29-RM262区间的qCIVG2在萌发11d和14d时均检测到,并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随着萌发进程而逐渐增加。与低温发芽势相关的qLVG2贡献率从6.9%增加到14.2%,qLVG7-2贡献率从9.9%增加到11.2%,而与发芽势的低温反应指数相关的qCIVG2贡献率从6.3%增加到9.0%,qCIVG7-2贡献率从8.3%增加12.9%。这些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强耐冷亲本吉冷1号,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部分显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98 / 10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QTL analysis of rice low temperature germinability[J] . Sheng Teng,Dali Zeng,Qian Qian,Yasufumi Kunihifo,Danian Huang,Lihuang Zh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1 (21)
[2]  
QTL analysis of the rice seedling cold tolerance in a double haploid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nther culture of a hybrid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J] . Qian Qian,Dali Zeng,Ping He,Xianwu Zheng,Ying Chen,Lihuang Zh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