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午潮山次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学剖析

被引:29
作者
刘金林
周秀佳
顾詠洁
周家骏
郑富源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午潮山; 植物生态学; 地植物学; 森林植被; 植物群落生态学; 群落相似性; 植物; 照叶林; 常绿阔叶林; 恢复过程; 温带分布; 次生植被; 生活型谱; 优势种; 群落学; 浙江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对午潮山森林植被遭破坏后,经过20年的封山育林,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学研究。按Jaccard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统计,植被可分三个类型:以落叶树种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混交林;以常绿植物的种类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混交林;处于二者之间或处于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更高阶段。按Raunkiaer生活型谱统计:高位芽植物占74.4%,地上芽植物占13.5%,地面芽植物占4.1%,地下芽植物占6.8%,一年生植物占1.4%,与本省常绿阔叶林的生活型谱有些相似,都是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叶的性质以小型叶为主,占60.3%,只是微型叶的比例较本省其它各地高。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82.5%,群落在结构上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亦有数量不多的层间植物,乔木层一般还没有出现层的分化。按Lutz林木结构图解统计表明:石栎、青冈、枹树它们在密度、频度、断面积和上下层中的出现率方面都占优势,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其次是丝栗栲、苦槠、木荷。恢复的幼林每公顷蓄积量都在50立方米以上,最高的可达140多立方米。出现的种子植物计有62种,隶属27科45属,文中对这些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植物生态学.[M].云南大学生物系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  
植物群落的研究.[M].(英)欧斯汀(H.J.Oosting)著;吴中伦译;.科学出版社.1962,
[3]  
热带雨林.[M].(英)理查斯P.W.著;张宏达等译;.科学出版社.1959,
[4]   浙江泰顺县乌岩岭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分析 [J].
宋永昌 ;
张绅 ;
刘金林 ;
顾詠洁 ;
王献溥 ;
胡舜士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1) :14-35
[5]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二) [J].
张绅 ;
宋永昌 ;
刘金林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4) :92-100
[6]   浙江省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一) [J].
宋永昌 ;
张绅 ;
刘金林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3) :5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