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面沉降模拟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被引:41
作者
薛禹群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地面沉降模型; 塑性变形; 蠕变;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3.05.001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我国现有模型有下列特点:水流模型都是准三维模型,模型中的参数都是常数,沉降模型采用线弹性模型,水流模型和沉降模型的耦合分二步进行。因此,模型还存在难以精确刻画由弱透水层释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不符合准三维模型的应用条件。水流方程应是一个变系数的动态水流方程,渗透系数、贮水率不应视为常数。土层压缩非线性,有蠕变、塑性变形存在,沉降模型采用线弹性模型不适合,对土层厚度变化大的地区沉降模型必须是三维的,滞后现象必须克服。如何描述引起地裂缝的水平位移,分两步进行的耦合不合适,要做到水流模型与沉降模型的真正耦合等八个方面的步骤。本文提出分三步进行的解决方案:首先采用三维水流模型,以便不仅给弱透水层建立方程,还能考虑它的各向异性,参数值能随着土层的变形沉降而不断改变。沉降模型为能考虑蠕变、塑性变形的非线性模型;水流模型和沉降模型要做到能真正耦合。其次,解决滞后问题。最后,建立三维沉降模型,考虑水平位移和地裂缝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nalysis of long-term land subsidence near Mexico City: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predictive modeling. A Ortega-Guerrero,D L Rudolph,J A Cherry. Water Resources . 1999
[2]   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研究 [J].
陈崇希 ;
裴顺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2) :5-8
[3]  
Stress-strain analysis in productive gas oil reservoirs. Gambolati,P Teatini,L Tomasi.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 1999
[4]   上海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型计算及预测 [J].
李勤奋 ;
方正 ;
王寒梅 .
上海地质, 2000, (02) :36-43
[5]  
Prediction of optimal safe ground water yield and land subsidence in the Los Banos-Kettleman City area, California, using a calibra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K J Larson,H Basagaoglu,M A Marino. Journal of Hydronautics . 2001
[6]   天津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及效果 [J].
吴铁钧 ;
金东锡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8-14
[7]   数值模拟是反映客观规律和定量评价的重要手段——兼评几种流行看法和有关问题 [J].
薛禹群 ;
吴吉春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2, (0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