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王国强 [1 ]
毛艳玲 [2 ]
机构
[1]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水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分析了福建省建瓯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有利于形成大粒径土壤团聚体,而柑橘园、茶园、坡耕地形成的土壤团聚体粒径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质量有较大影响:>2 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顺序都为:木荷林>封育林>杉木林>柑橘园>茶园>坡耕地。平均重量直径与>0.25 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方式对干旱草原土壤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王哲锋 ;
高波 ;
李小刚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91-95
[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的影响 [J].
刘梦云 ;
常庆瑞 ;
安韶山 ;
郑顺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1) :247-250
[3]   宁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赵世伟 ;
苏静 ;
杨永辉 ;
刘娜娜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3) :27-28+69
[4]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J] . J. M. Oades.Plant and Soil . 19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