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吞吐汽窜调剖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38
作者
张红玲 [1 ]
刘慧卿 [1 ]
王晗 [2 ]
王书林 [2 ]
包术成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汽窜通道; 调剖参数;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汽窜动态和汽窜方式进行了分析,根据汽窜通道内的蒸汽凝析特征,建立了窜流通道内的蒸汽驱非活塞驱替模型。并根据窜通井对应射孔段的油层物性差异,建立了井间平均连通程度和窜通角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出井间窜汽量,然后由非活塞式驱替模型、注汽动态资料和窜通时间确定了井间窜通孔隙体积。注蒸汽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调剖段塞处于井间中部时,调剖效果较好;初次调剖段塞比率为10%-15%时,蒸汽波及系数达到最大。对L1833井进行了调剖参数设计,按照深部调剖原则选取堵剂颗粒粒径,调剖剂用量为32m3。实施调剖后注汽,邻井的汽窜通道得到了封堵,堵调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钻井液中暂堵剂颗粒尺寸分布优选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J].
张金波 ;
鄢捷年 .
石油学报, 2004, (06) :88-91+95
[2]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开发技术试验研究 [J].
邵先杰 ;
汤达祯 ;
樊中海 ;
马玉霞 ;
崔连训 .
石油学报, 2004, (02) :74-79
[3]   非牛顿原油渗流流变特性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郑惠光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3) :90-91+9
[4]   蒸汽吞吐阶段的“汽窜”现象实质研究 [J].
凌建军,宋振宇,王珏,艾敬旭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1) :58-61
[5]   浅薄层稠油蒸汽吞吐规律 [J].
胡常忠,刘新福 .
石油学报, 1995, (02) :71-76
[6]  
采气工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继盛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