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被引:142
作者
谢花林 [1 ]
李波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 农牧交错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考虑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空间变量,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中转为耕地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农业气候区;转为草地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到乡镇中心的距离;转为林地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和海拔;空间异质性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时间变量共同影响着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解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能力;通过对草地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得出空间统计模型能较好地揭示不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及其作用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土地利用方式对白浆土氧化甲烷的影响
    王长科
    吕宪国
    蔡祖聪
    罗勇
    [J]. 地理研究, 2006, (02) : 335 - 341
  • [2]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以河北平原为例
    许月卿
    [J]. 地理研究, 2005, (02) : 222 - 228
  • [3]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
    摆万奇
    张永民
    阎建忠
    张镱锂
    [J]. 地理研究, 2005, (02) : 206 - 212+323
  • [4] 太仆寺旗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的动态模拟
    邓祥征
    刘纪远
    战金艳
    赵涛
    [J]. 地理研究, 2004, (02) : 147 - 156+281
  •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
    王一谋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江南
    吴世新
    [J]. 地理研究, 2003, (01) : 1 - 12
  • [6] Suzanne Serneels,Eric F Lambin.Proximate causes of land-use change in Narok District, Kenya: a spatial statistical model[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1)
  • [7] Spatial modelling of deforestation in southern Cameroon[J].Applied Geography,1997(2)
  • [8] William E. Riebsame,William B. Meyer,B. L. Turner.Modeling land use and cover as par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Climatic Change,1994
  • [9] 王济川,郭志刚[著].Logistic回归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10] Geist HJ,Lambin EF.Proximate causes and underlying driving forces of tropical deforestation[K].BioScience,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