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及效率影响因素

被引:15
作者
陈珂睿 [1 ]
王泽忠 [1 ]
刘胜南 [1 ]
夏天 [1 ]
方舟 [1 ]
闫磊 [2 ]
赵莉莉 [2 ]
郭若颖 [3 ]
机构
[1]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山西朔州供电公司
[3] 山西太原供电公司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 疏松耦合变压器; 有限元; 电感参数计算; 功率传输效率;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4.03.040
中图分类号
TM724 [无导线输电];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搭建以实验模型为基础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仿真计算模型,考虑该系统实际应用中疏松耦合变压器可能出现的不理想工作情况,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变压器不同气隙厚度、横向、纵向不同侧移距离下电感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举例验证上述仿真计算的可行性。实现疏松耦合变压器原副边两侧电路的解耦,对不同频率下的系统进行电容补偿,分析变压器原副边分别谐振情况下系统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系统功率和效率随负载电阻、频率和电感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提高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用于深海环境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陆晴云.浙江大学.2012, 07
[2]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毛常亮.上海交通大学.2008, 01
[3]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研究.[D].张宗明.重庆大学.2007, 05
[4]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容补偿机理研究 [J].
徐天昊 .
电子技术应用, 2013, 39 (05) :58-60+64
[5]   带耦合变压器的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J].
侯世英 ;
曾建兴 ;
房勇 ;
张诣 ;
张闯 .
电网技术, 2011, 35 (08) :109-113
[6]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分析 [J].
张凯 ;
潘孟春 ;
翁飞兵 ;
李政 .
电力电子技术, 2009, 43 (03) :76-78
[7]   小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赵彪 ;
冷志伟 ;
吕良 ;
陈希有 .
电力电子技术, 2009, 43 (01) :49-51
[8]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J].秦海鸿;王慧贞;严仰光;.电源技术应用.2004, 05
[9]  
基于ICPT的无线电能传输网关键技术研究.[D].杨芳勋.重庆大学.2012, 02
[10]  
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杨民生.湖南大学.201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