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

被引:13
作者
陈银娥
高思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反贫困; 社会福利制度; 生命周期; 贫困的代际传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4 [福利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发达国家的反贫困实践表明,贫困会代代相传,由于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相互关联,因而社会福利政策应根据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干预。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上游干预、消除儿童贫困未得到充分重视,对农村就业年龄人群的人力资本投资基本空白,对贫困老龄人口的救助力度不够且形式单一。因此,应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主要是从下游救助向上游救助转变,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有社会保障可依,从而从根本上预防与消除贫困。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后福利国家.[M].丁开杰;林义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3]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社会学概论新修.[M].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   消除农村老年人口贫困的路径探讨 [J].
李委沙 .
江汉论坛, 2008, (12) :128-130
[6]   论社会福利思想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J].
杨淑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6) :17-20
[7]   HUMAN-CAPITAL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FAMILIES [J].
BECKER, GS ;
TOMES, N .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86, 4 (03) :S1-S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