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选择空间与农民主体性困境

被引:4
作者
李斌
机构
[1]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新农合; 主体性; 参合选择; 就医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包括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在内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将主体性的意义提升到极致。一般说来,特定制度能够给予人们的选择项目越多,选择空间越大,制度中人的主体性就越得到张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参合"和"就医"这两个环节不同程度地给予农民选择空间和主体性张扬。由于这两个环节的选择空间发育不一致,相应地新农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农民的主体性困惑。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农合补偿方案的三大关键要素 [J].
李斌 ;
李鎏勋 ;
徐影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2) :75-79+13
[2]   GNH关怀:政府善治视野下的伦理诉求 [J].
王建生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3 (03) :26-28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梅州市五华横陂镇的调查研究 [J].
余翠桃 ;
黄金杰 ;
陈贻忘 .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1 (20) :64-65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报销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北京市大兴区实例分析 [J].
王红漫 ;
王霖 .
中国软科学, 2009, (07) :67-74
[5]   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J].
郑广怀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99-118+243
[6]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问题与对策 [J].
邓波 .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2) :249-252
[7]   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J].
顾昕 ;
方黎明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1-18
[8]   家庭风险分担机制对农村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对四川省的初步调查报告 [J].
蒋远胜 ;
肖诗顺 ;
宋青锋 .
人口与经济, 2003, (01) :74-80
[9]   新形势下农民就医心理调查 [J].
祝国龙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989, (05) :46-46
[10]  
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N]. 人民日报. 2010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