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9月成都市颗粒物污染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92
作者
邓利群
钱骏
廖瑞雪
佟洪金
机构
[1]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成都市; 大气颗粒物;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能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成都市3个不同点位PM2.5和PM10进行了为期30d的连续观测,研究了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观测期间成都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日均值分别为66,94μg/m3,两者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但变化趋势相同.从空间分布来看,大气颗粒物浓度均是熊猫基地>草堂寺>丽都花园,即下风向污染状况最严重,商业繁华地段次之,生活居住区最好;从时间分布来看,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出现在9月17~19日,9月5~9日2个时间段,不利的气象因素和污染物的累积是造成该时间段大气颗粒物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PM2.5与PM10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为0.93,PM2.5对PM10的贡献较大,两者质量浓度的比值达0.69.气温对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没有显著影响;降水以及风速对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主要是对颗粒物的湿清除和促进扩散作用;在一定相对湿度范围内,高湿度条件容易造成大气颗粒物的较重污染.能见度与大气颗粒物浓度呈明显负相关性,且与PM2.5的相关系数大于与PM10的相关系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433 / 14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天津秋冬季PM2.5碳组分化学特征与来源分析 [J].
霍静 ;
李彭辉 ;
韩斌 ;
陆炳 ;
丁潇 ;
白志鹏 ;
王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12) :1937-1942
[2]   气象因子对哈密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分析 [J].
慕彩芸 ;
屠月青 ;
冯瑶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 34(S1) (S1) :75-79
[3]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组分的粒径分布 [J].
范雪波 ;
刘卫 ;
王广华 ;
林俊 ;
伏晴艳 ;
高松 ;
李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1) :13-18
[4]   北京市2005年夏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董雪玲 ;
刘大锰 ;
袁杨森 ;
杨灿 ;
车瑞俊 ;
刘志华 .
环境工程学报, 2007, (09) :100-104
[5]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J].
王淑兰 ;
柴发合 ;
张远航 ;
周来东 ;
王琴玲 .
地理科学, 2004, (04) :488-492
[6]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李成才 ;
毛节泰 ;
MICHAEL BERGIN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68-471
[7]   长春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分布规律及来源的探讨 [J].
王起超 ;
李东侠 ;
方凤满 .
地理科学, 2002, (03) :355-359
[8]   兰州市低空风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J].
刘宇 ;
王式功 ;
尚可政 ;
杨德保 ;
祁斌 .
高原气象, 2002, (03) :322-326
[9]  
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J].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魏复盛.中国环境科学. 1999(02)
[10]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中酸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 邓利群.北京林业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