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血管内膜增生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景在平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来源:
关键词:
VSMC;
内膜;
巨噬细胞;
生长因子;
吞噬细胞;
血管内膜增生;
光导纤维;
激光光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血管内膜增生的病理生理学研究1.内皮细胞(EC)损伤是血管内膜增生的病理基础.EC完整性的破坏是早期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IH)的重要原因.血管手术后10分钟,EC表面即有血小板、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粘附,EC收缩变形,6小时后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4小时EC间出现裂隙,胞浆混浊,EC被夹置在中层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血管腔内面的血小板之间,5~7天后EC逐渐恢复正常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开始增生并由中膜向内膜移行.EC通过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VSMC,如前列腺素、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和肝素样物质等.尤其是肝素样物质能有效地抑制VSMC的增生,同时阻断凝血过程.EC和VSMC混合培养24小时后EC减少了VSMC的蛋白合成,并有效地抑制了VSMC的移行.综上可见EC的损伤程度与IH的程度密切相关.EC受损引起血小板粘附和白细胞浸润,失去对VSMC的抑制作用,使VSMC移行并进一步增殖而最终形成IH.因此,可以认为EC的损伤是IH的病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 / 6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