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腐败与经济转型——对中国转型期一个基于道德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31
作者
刘文革
张广中
曲振涛
机构
[1]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关键词
道德文化; 腐败; 腐败陷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 [经济学分支科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在现有的经济学文献中 ,对腐败问题的讨论 ,规避道德文化的思路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道德腐败的模型解释腐败活动猖獗的原因 ,并根据历史上成功经验和教训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个体的社会道德观念、行为在社会中相互影响。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型解释基于道德导致腐败规模变化的原因。本文最主要的结论是 :存在着一个“道德腐败陷阱”。从这一点出发 ,本文认为 ,从根本上有效抑制腐败单靠加强执法、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等传统的、事后的打击腐败措施是不够的 ,要制定和实施综合的反腐战略 ,其中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事前监督、检举腐败的从国家到公民的“信誉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90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J].
过勇 ;
胡鞍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2) :61-69+129
[2]   转型期防治腐败的综合战略与制度设计 [J].
胡鞍钢 ;
过勇 .
管理世界, 2001, (06) :44-55
[3]   1990年至1999年中国社会的腐败频度分析 [J].
王传利 .
政治学研究, 2001, (01) :38-55
[4]   腐败成因的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用的论析 [J].
郑利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1) :91-99+207
[5]   集体腐败的博弈分析 [J].
傅江景 .
经济研究, 2000, (12) :36-42
[6]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J].
盛宇明 .
经济研究, 2000, (05) :52-59
[7]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茅于轼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