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型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以株洲市为例

被引:1
作者
赵先超 [1 ,2 ]
周跃云 [1 ]
杨英 [1 ]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长株潭两型社会研究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株洲市; 方差法; 灰色关联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传统工业型城市——株洲市为例,引入"城乡统筹发展度"概念,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方差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定量测定了株洲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基于评价结果,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制约株洲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经济因素是株洲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社会因素与人口因素次之,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泛长株潭城市群各市区人居环境的评价与优化 [J].
张旺 ;
周跃云 ;
赵先超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25 (06) :86-92
[2]   基于熵值法的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J].
赵先超 ;
郭任 ;
孔祥斋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04) :78-82
[3]   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J].
马景娜 ;
苏维词 .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0) :19-22
[4]   豫鲁苏城乡统筹度比较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J].
刘荣增 ;
齐建文 .
城市问题 , 2009, (08) :53-58
[5]   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 [J].
吴永生 ;
高珊 ;
杨晨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4) :36-40
[6]   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陈鸿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2) :62-65
[7]   区域性城乡统筹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江苏省市域城乡为例 [J].
吴永生 .
经济地理, 2006, (05) :810-814
[8]   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J].
付海英 ;
郝晋珉 ;
朱德举 ;
安萍莉 .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05) :44-49
[9]   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吴永生 ;
张小林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4) :66-70
[10]   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方案探讨 [J].
张伟 ;
徐海贤 .
城市规划, 2005, (11) :77-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