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幼脲对小地老虎、粘虫及黄粉(虫甲)幼虫内部器官和组织的作用及毒理

被引:18
作者
龚国玑
王荫长
尤子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2]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灭幼脲; 小地老虎; 粘虫; 黄粉(虫甲); 组织病理变化; 低剂量效应;
D O I
10.16380/j.kcxb.1988.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p (Rottemberg)]、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及黄粉(虫甲)(Tembrio molitor L.)的幼虫经灭幼脲处理后,含几丁质组分的体壁表皮层、气管壁内膜和中肠围食膜等组织,分泌激素的咽侧体、前胸腺等内分泌腺体,以及代谢器科管脂肪体,都分别出现明显可辨的组织学改变和病理症状,同是地表现一些差异程度并不显著的现象。根据中毒症状和组织学的改变,本文详细分析和讨论了死幼脲处理后对上述两种夜蛾幼虫和一种拟步(虫甲)幼虫的毒理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5+449 +449-4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昆虫毒理学的新进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宗炳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