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

被引:27
作者
陈宗清
机构
[1]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叠系; 飞仙关组; 天然气勘探; 鲕粒滩; 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10余年来,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取得了显著突破,发现了普光、罗家寨、渡口河和铁山等大型气田。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广梁海槽两侧台地边缘鲕粒滩相区。由于鲕粒滩地势较高,受海盆震荡影响,鲕粒滩经常露出水面遭受淡水淋溶,经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后的溶蚀作用,鲕粒滩成片变为鲕粒溶孔白云岩、鲕粒溶孔灰质白云岩或鲕粒溶孔白云质灰岩,平均孔隙度高达8.16%,平均渗透率为93.326×10-3μm2,成为四川盆地最好的储层。气藏多为岩性-构造复合气藏。利用鲕粒滩地震异常识别模式,在盆地东部已发现104个鲕粒滩地震异常,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新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26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秦岭造山带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盆地格局与构造演化 [J].
杜远生 ;
殷鸿福 ;
王治平 .
地球科学, 1997, (04) :65-69
[2]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类型 [J].
穆曙光,周茂,华永川 .
天然气工业, 1994, (03) :23-27+98-99
[3]   川东飞三段鲕粒灰岩成岩作用与储集特征 [J].
王新建 ;
赵献文 .
天然气工业, 1986, (02) :28-33+5
[4]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因素 [J].
陈宗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3) :310-317
[5]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6]  
沉积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主编, 1980
[7]  
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