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冒犯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21
作者
申智奇 [1 ]
何自然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心
关键词
言语冒犯; 形成机制; 言语根源; 社会心理根源;
D O I
10.16362/j.cnki.cn61-1023/h.2010.04.007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尽管合作和礼貌在言语交际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在实际交际中还是存在言语上的冲突和冒犯。言语冒犯是指说话人以言语为手段,客观上引起听话人的不快或对听话人心理上的伤害,从而使对方在交际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一种言语行为。本文首先对其定义和特性进行辨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言语冒犯的形成机制和根源,即话语根源和社会心理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论名词性尊称的变异用法 [J].
胡剑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05) :13-15+19
[2]  
语用冒犯研究[D]. 赵强.湖南师范大学 2002
[3]  
社会认知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郑全全, 2008
[4]  
Gender and impoliteness[J] . Sara Mills.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 2005 (2)
[5]  
Perceived seriousness of offense: the ignored extraneous variable[J] . Mai Kuha.Journal of Pragmatics . 2003 (12)
[6]  
Managing rapport in talk: Using rapport sensitive inci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al concerns underlying the management of relations[J] . Journal of Pragmatics . 200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