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矿深部软岩巷道大面积高冒落支护设计研究

被引:42
作者
何满潮
李国峰
王炯
蔡健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软岩巷道; 冒落; 双硐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普通小面积冒落支护技术已经被掌握,但是大面积高冒落很难被控制。兴安矿四水平重车线巷道破坏严重,发生大面积高冒落,冒落区长度为150 m,最大冒高为8.6 m,被称为“一线天”。通过对兴安矿四水平重车线高冒区支护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其破坏原因主要有:(1)围岩强度低且层理发育;(2)原支护形式不合理;(3)水理作用;(4)巷道埋深大;(5)构造应力影响大。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岩石特性和破坏特点,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其软岩变形力学机制为高应力膨胀性软岩,并提出采用“双曲拱”柔层桁架支护技术进行支护,使巷道在空间上形成上下双硐室。工程应用效果表明,“双曲拱”柔层桁架支护技术是一种有效控制深部软岩巷道大面积高冒落的支护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59 / 9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深部软岩隧道施工性态时空效应分析 [J].
赵旭峰 ;
王春苗 ;
孔祥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2) :404-409
[2]   锚固层状岩体的复合加固理论与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J].
李新平 ;
王涛 ;
宋桂红 ;
郭运华 ;
张成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2) :3654-3660
[3]   基于瓦斯抽放的顶板冒落规律模拟试验研究 [J].
黄炳香 ;
刘长友 ;
程庆迎 ;
李增华 ;
马文顶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1) :2200-2207
[4]   新型锚喷支护技术及其在桃园矿区的应用 [J].
张连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1) :2208-2212
[5]   硐室设计与分析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J].
李宁 ;
罗俊忠 ;
常斌 ;
张志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0) :2155-2159
[6]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新探讨 [J].
李宁 ;
陈蕴生 ;
陈方方 ;
张志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9) :1941-1944
[7]   锚网梁喷注联合支护技术在大冒顶区的应用 [J].
张传安 ;
郜锦柱 .
煤炭技术, 2005, (11) :78-79
[8]   采场覆岩厚关键层破断与冒落规律分析 [J].
缪协兴 ;
陈荣华 ;
浦海 ;
钱鸣高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8) :1289-1295
[9]   超高范围冒落巷道注浆处理技术 [J].
梁勇生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4, (S1) :116-117
[10]   煤巷锚杆支护顶板冒落的原因分析 [J].
杨彦群 .
西山科技, 2002, (06) :26-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