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很远,中国却很近”——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规律和特点

被引:15
作者
张文木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缘政治; 主体地理板块; 支轴国家; 国家安全; 外交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现代以来中国与海陆霸权国家之间的地理"拉锯"式博弈伸缩变化的历史结果表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蚕食在中国的抵抗下最终还是有底线和极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版图及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是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的。与欧洲的地缘政治版图由外而内大幅碎化的布局正好相反,除传统意义上属欧洲国家的俄罗斯外,亚洲国家版图整合程度呈现以中国为中心由外而内大幅提升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亚洲历史的稳定性优于欧洲的主要原因。作者特别指出,伊朗所处的地缘政治位势对中国西陲安全具有极大的"桥头堡"的意义。历史上中国西陲安全长期面临欧洲强势东扩的压力,但这些西来列强的压力无一例外地被拒阻于伊朗高原之外或被大量消耗在伊朗高原之中。不仅如此,伊朗高原国家与中国西陲被"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位于屏障最西端的国家伊朗而不是处于屏障之外的印度实际上就成为中国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它们抵抗西方列强的斗争的命运与中国西陲安全唇齿相依:如果伊朗被压垮,那么由此东进的西方强势力量就会沿着途经伊朗高原的古丝绸之路(在此地理基础上形成今天的"欧亚大陆桥")倒逼中国并对中国西陲造成重大危险。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5 / 39+156 +156-157
页数:3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