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22
作者
秦德友 [1 ]
康俊玲 [1 ]
程超 [1 ]
周丽英 [1 ]
俸军林 [2 ]
曾爱源 [2 ]
机构
[1] 临桂县医院内三科
[2]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介素-6; 白介素-8; 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3组:轻型组(4~15分)18例,中型组(16~30分)30例,重型组(31~45分)12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于发病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与30例健康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各时点血清IL-6、IL-8、CRP水平均升高,且第7天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IL-6、IL-8、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及轻型组(P<0.05或P<0.01),而轻型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中型组(P<0.05)。结论血清IL-6、IL-8、CR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不同剂量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清除及预后
    何蕴
    张津华
    付志新
    赵燕
    赵春水
    罗志刚
    李江坤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16) : 29 - 30
  • [2]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
    邓可
    肖志杰
    黎肖弟
    [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 19 (01) : 12 - 14+19
  •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BNP、IL-6及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鞠小春
    朱名安
    吕军
    丁妍
    曹锋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7) : 6488 - 6489
  • [6] Minimally invasive retroperitone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Hemal, AK
    Goel, A
    Goel, R
    [J]. JOURNAL OF UROLOGY, 2003, 169 (02) : 480 - 482
  • [7] The “mini-perc” technique: a less invasive alternative to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 . Stephen V. Jackman,Steven G. Docimo,Jeffrey A. Cadeddu,Jay T. Bishoff,Louis R. Kavoussi,Thomas W. Jarrett.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 199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