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短期暴露下的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组织学变化

被引:14
作者
明玺 [1 ]
吴玲玲 [1 ]
陈玲 [1 ]
李建华 [2 ]
赵建夫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林丹; 斑马鱼; 毒性试验; 鳃; 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为受试生物,初步探讨了林丹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及不同浓度(0.01μg·L-1、1.0μg·L-1、100.0μg·L-1)的林丹暴露36d后对斑马鱼鳃和肝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丹对斑马鱼96h-LC50为97.98μg·L-1,95%可信限为94.38 ̄101.72μg·L-1.当林丹浓度为0.01μg·L-1时,斑马鱼的鳃和肝组织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暴露在1.0μg·L-1和100.0μg·L-1林丹溶液中的斑马鱼的鳃和肝组织结构变化显著.斑马鱼鳃组织变化为:上皮细胞残损、脱落,鳃小片上皮细胞水肿,柱细胞变形.斑马鱼肝组织变化为:部分肝细胞肿大,细胞核萎缩变形或偏离细胞中心,胞质疏松,空泡明显增加,细胞质中可见脂沉积.与1.0μg·L-1林丹暴露相比,暴露在100μg·L-1林丹溶液中的斑马鱼鳃和肝组织结构受到的损害更为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五氯酚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研究 [J].
郑敏 ;
朱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967-1971
[2]   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分布特征 [J].
安琼 ;
董元华 ;
王辉 ;
葛成军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470-474
[3]   氯代酚和烷基酚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 [J].
刘红玲 ;
周宇 ;
许妍 ;
于红霞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04) :3-6
[4]   氯代苯类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 [J].
周宇 ;
于红霞 ;
丁翔 ;
王连生 ;
魏钟波 ;
朱琳 ;
史淑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340-344
[5]   白洋淀水体、底泥及鲫鱼体内DDT、BHC污染状况研究 [J].
窦薇 ;
赵忠宪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3)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