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被引:19
作者:
吴海燕
[1
,2
]
金荣德
[2
]
范作伟
[2
]
高星爱
[2
]
张余莽
[1
]
赵兰坡
[1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黑土;
耕作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6.038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黑土区玉米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在各个土层均有较高的碱解氮含量,而在播种前常规耕作高于宽窄行,玉米生长中期则是宽窄行高于常规耕作,收获后各处理含量水平基本一致。有效磷不同处理均表现出养分表聚现象,且宽窄行在各个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内均高于常规耕作。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降低不十分明显,处理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钾素养分移动性大的特点。玉米生长关键期的全量氮、磷、钾变化幅度不大,处理间含量水平一致;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pH值不同处理均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不同的耕作措施都有促进土壤表层酸化的现象。不同耕作方式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变化趋势相同,无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7+170
+17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