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理论下的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2
作者
胡亦武 [1 ]
王朋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2] 广州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 动力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 熵变理论; 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14.11 [基本定律];
学科分类号
080701 ;
摘要
通过对照耗散结构所要求的条件,证明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而利用熵变理论对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技术、制度、管理以及知识创新,中国大学国际化子系统可以从相应的环境中增加内能流流动,从而为该系统引入更多的负熵流,以提高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主动力以及从动力,实现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84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开放系统组织研究的历史与理论 [J].
陈淑伟 .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03) :146-149
[2]   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 [J].
耿殿磊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 (01) :16-22+120
[3]   知识创新理论分析及企业知识创新“房屋模型” [J].
毕玉 .
中国轻工教育, 2005, (02) :6-7
[4]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科学思想 [J].
孙飞 ;
李青华 .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 (03) :76-79+95
[5]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 李晨.青岛大学. 2007
[6]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to governance theory[J] . Jürgen Enders.Higher Education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