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示范区市域间产业趋同现状及对策

被引:6
作者
汪本强 [1 ,2 ]
倪泽强 [2 ]
杨学春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合肥学院管理系
关键词
皖江示范区; 市域间; 产业趋同; 现状及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皖江示范区市域间三次产业、重点发展产业以及相对优势产业存在趋同化现象。皖江示范区内各城市经济功能定位的趋同化、惯性跟进国家的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承接产业的趋同化,是导致其产业趋同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皖江示范区内各城市应立足于经济功能差异化定位,审慎选择与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延伸传统产业的产品链与价值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建立市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及安徽省的承接对策研究.[D].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01
[2]   皖江示范区产业同构及协调发展 [J].
张谋贵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1) :37-42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构风险的防范研究 [J].
刘新宇 .
经济纵横, 2012, (01) :68-71
[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同构研究 [J].
李石勇 ;
马卫华 ;
肖向晨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15) :83-86
[5]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同构度和区域分工研究 [J].
何静 ;
吕亮雯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03) :96-98
[6]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 [J].
冯邦彦 ;
邵帅 .
工业技术经济, 2010, 29 (06) :61-65
[7]   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同构测度与产业协同发展 [J].
卢山 ;
江行舟 ;
江可申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8 (02) :74-80
[8]   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 [J].
周立群 ;
江霈 .
江海学刊, 2009, (01) :93-99+238
[9]   测度长三角制造业同构的几种方法——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J].
王志华 ;
陈圻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