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区周边荒漠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1
作者
刘芳 [1 ]
郝玉光 [1 ]
陈炳浩 [2 ]
刘明虎 [1 ]
迟悦春 [3 ]
机构
[1] 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2]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3]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
关键词
乌兰布和; 荒漠植物多样性; 保护;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09.05.00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乌兰布和沙区地处亚洲中部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植物地理学分界线。经过对该区植物种群多样性的初步研究显示:研究区有本底植物约312种,荒漠植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以蒙古种、戈壁-蒙古种、戈壁种以及地中海区系的荒漠种类占主导地位,旱生、沙生、盐生类灌木及半灌木种类占绝对优势,荒漠植物生活型多样(有11个类型);本区与周边毗邻地区植物区系相互联系既紧密又广泛。通过对荒漠植物多样性丧失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114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内蒙古西部沙区荒漠灌丛植被及沙区生态建设.[M].徐恒刚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内蒙古植被.[M].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科学出版社.1985,
[3]   我国北方沙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机理 [J].
赵哈林 ;
苏永中 ;
周瑞莲 .
中国沙漠, 2006, (03) :323-328
[4]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的沉积学记录与沙漠化防治途径分析 [J].
贾铁飞 ;
赵明 ;
包桂兰 ;
银山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2, (03) :51-54+57
[5]   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绿洲边缘植物群落演替趋势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J].
高凌岩 ;
贾鲜艳 ;
张伟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3) :179-180+184
[6]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区生态环境浅析 [J].
邸晓平 ;
刘红娟 ;
常秀花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2, (01) :6-7
[7]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人工绿洲地下水动态研究 [J].
王君厚 ;
司守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8, (02) :20-23+26-30
[8]   烏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現和地理环境的变迁 [J].
侯仁之 ;
俞伟超 .
考古, 1973, (02) :92-1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