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褐煤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前景展望

被引:61
作者
董洪峰
云增杰
曹勇飞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褐煤; 利用;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9.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褐煤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17%,所以发展褐煤综合利用技术和优化利用方法,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产业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褐煤传统的利用方法与新方法做了简单回顾,并对未来我国褐煤利用途径提出新的建议与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改性褐煤半焦用于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J].
王林学 ;
李春虎 ;
胡龙军 ;
高晶晶 ;
冯丽娟 .
现代化工, 2006, (12) :34-37+39
[2]   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J].
沈国娟 ;
张明旭 ;
王龙贵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5, (06) :25-27
[3]   褐煤半焦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J].
范艳青 ;
陈雯 ;
蒋训雄 ;
汪胜东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5, (03) :35-39
[4]   云南褐煤非燃料应用——褐煤成型半焦制备研究 [J].
陈雯 ;
叶钟林 ;
沈强华 ;
刘中华 ;
张祖奇 .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S1) :354-356
[5]   褐煤炭化的研究 [J].
范艳青 ;
陈雯 ;
蒋训雄 ;
汪胜东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5, (01) :33-36
[6]   褐煤的加工与利用技术 [J].
初茉 ;
李华民 .
煤炭工程, 2005, (02) :47-49
[7]   我国褐煤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J].
尹立群 .
煤炭科学技术, 2004, (08) :12-14+23
[8]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 [J].
吴春来 ;
金嘉璐 .
中国煤炭, 2002, (11) :35-37+4
[9]   不可再生能源物质褐煤的生物可持续发展问题展望——微生物转化与利用研究 [J].
袁红莉 ;
杨金水 ;
王风芹 ;
应娇妍 ;
李宝珍 ;
陈文新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2, (03) :13-17
[10]   低热值富蜡褐煤的综合利用 [J].
宋之晔 .
节能, 2002, (05)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