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

被引:339
作者
高焕文
李问盈
李洪文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中国特色; 增产机理; 小型保护性耕作机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外多年的保护性耕作实践表明 ,旱地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抑制沙尘暴。项目研究目的是检验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适应性、应采取的工艺体系及机具。从 1991年开始 ,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机局等合作 ,开始农艺农机结合的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 ,10年试验表明 ,保护性耕作不仅减少水土流失 ,而且增产增收。通过改进保护性耕作工艺 ,开发研制中小型保护性耕作机具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特色在于用小型机具在小地块上实现保护性耕作、以及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获得较高产量 ,从而满足我国既要保护环境又要提高产量的要求。研究表明 ,我国北方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等差别较大 ,在保护性耕作推广中需要分区采用不同的技术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J].
周兴祥 ;
高焕文 ;
刘晓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6) :81-84
[2]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地表径流与土壤水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周兴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66-69
[3]   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法与传统耕作法的田间对比试验 [J].
杜兵 ;
邓健 ;
李问盈 ;
寥植犀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5-58
[4]   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 [J].
高焕文,李洪文,陈君达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1) :60-65
[5]   旱地麦田蓄水保墒耕作措施的研究 [J].
高绪科 ;
王小彬 ;
汪德水 ;
曾令文 ;
王文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1, (0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