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市民法的基石

被引:6
作者
刘杰山
米健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2]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理念; 市民法理念; 市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市民社会是个历时性的概念。它经历了等同于政治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相分野,区分于国家、经济的文化领域等几个时期。各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即市民社会的理念。由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理念—市民法的理念—市民法这一线索可看出,市民社会及其理念对市民法及理念起着基础作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应吸纳西方市民法固有品格,进而推动市民法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根植。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 [J].
刘旺洪 .
法学研究, 2002, (06) :15-37
[2]   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 [J].
李永军 .
中国法学, 2002, (04) :69-75
[3]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J].
郁建兴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31-39
[4]   市民社会与法治 [J].
郑强 .
外国法译评, 2000, (04) :93-96
[5]   市民社会的现代意义 [J].
黄伊梅 .
学术研究, 2000, (09) :68-71
[6]   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 [J].
王新生 .
南开学报, 2000, (03) :22-27+52
[7]   市民社会的演变及基本理念 [J].
何历宇 .
学术研究, 2000, (04) :65-71
[8]   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 [J].
方朝晖 .
天津社会科学, 1999, (05) :19-24
[9]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J].
唐士其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6) :66-73+128
[10]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J].
何增科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5) :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