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会见权的归属——从律师的权利走向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被引:4
作者
:
王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
王岩华
机构
:
[1]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来源
:
人民论坛
|
2013年
/ 05期
关键词
:
会见权;
救济;
程序性制裁;
D O I
:
10.16619/j.cnki.rmlt.2013.05.113
中图分类号
: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26.5 [律师制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我国法律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会见权是律师的权利,但是作为律师权利的会见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将会见权归属于嫌疑人和被告人虽能解决问题,但权利的实现还依赖于配套措施的完善。因此,为保障权利的实现,在规定律师会见权的同时还应赋予嫌疑人、被告人会见的启动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2000—2008年中国犯罪现象分析
郝英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郝英兵
[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
(01)
: 154
-
157
[2]
增列权利还是加强救济?——简论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环球法律评论,
2006,
(05)
: 530
-
536
[3]
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M].孙长永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
1
→
共 3 条
[1]
2000—2008年中国犯罪现象分析
郝英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郝英兵
[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
(01)
: 154
-
157
[2]
增列权利还是加强救济?——简论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问题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环球法律评论,
2006,
(05)
: 530
-
536
[3]
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M].孙长永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