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收缩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人口与经济变化的视角

被引:82
作者
林雄斌 [1 ,2 ]
杨家文 [1 ]
张衔春 [3 ]
晁恒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收缩城市; 收缩度测度; 区域政策; 空间规划; 城市复兴;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前,世界上一些城市的收缩现象逐渐得到关注,但是我国城市是否呈现收缩现象,以及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和主导因素等仍缺乏系统的分析。基于此,基于地级市尺度的人口、劳动力、经济、空间扩张和财政状况等数据,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测度城市收缩现象,并建立回归模型理解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一些城市开始呈现收缩,而东北、中部等城市比较明显。在影响因素上,劳动力、经济增长和就业规模有助于促进城市增长,而空间扩张、失业和财政收支状况等会加剧城市收缩。应谨慎判别不同城市收缩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强化复兴导向的城市化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人口流失与空间扩张: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收缩悖论 [J].
杨东峰 ;
龙瀛 ;
杨文诗 ;
孙晖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9) :20-25
[2]   收缩城市:逆增长情景下的城市发展路径研究进展 [J].
周恺 ;
钱芳芳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9) :2-13
[3]   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的局部收缩:格局、类型与影响因素识别 [J].
吴康 ;
龙瀛 ;
杨宇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9) :26-35
[4]   珠江三角洲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与机制 [J].
李郇 ;
杜志威 ;
李先锋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9) :36-43
[5]   中国收缩城市及其研究框架 [J].
龙瀛 ;
吴康 ;
王江浩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9) :14-19
[6]   城市收缩现象、过程与问题 [J].
杨振山 ;
孙艺芸 .
人文地理, 2015, 30 (04) :6-10
[7]   挣扎的底特律:后工业城市复兴的理论、实践与评述 [J].
马秀莲 ;
吴志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1-9
[8]   增长主义价值观转变背景下的收缩城市复兴策略比较——以美国与德国为例 [J].
李翔 ;
陈可石 ;
郭新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2) :81-86
[9]   城市-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J].
林雄斌 ;
马学广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 32 (01) :13-20
[10]   中国人口密度时空演变与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探——从2000年到2010年 [J].
毛其智 ;
龙瀛 ;
吴康 .
城市规划, 2015, 39 (02)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