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全球化是与本土化对立的吗?——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

被引:26
作者
杨中芳
机构
[1] 香港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
新元素; 实然; 应然; 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 中国人; 现代化研究; 终极状态; 本土化; 全球化;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9.01.004
中图分类号
B849:C91 [];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中国社会心理学界提出的本土化概念经常被误为是与现代化、全球化相对立的概念,并用之来作为反对本土化的理据。本文首先试图澄清本土化是指研究者在作研究时思考问题的本土化,亦即指研究者逐渐把自己文化传统放在研究思考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及行为之框架之中的过程。它与现代化及全球化这两个探研实质社会变迁的概念不属于同一层次,因此不可混为一谈,也无所谓相互排斥的问题。作者甚至发现目前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之讨论及研究急需要本土化,因此提出一个思考框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及全球化等概念整合起来,并且提出一些研究现代化问题着手点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4
页数:1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