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

被引:46
作者
文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市民群体; 角色再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农民市民化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郊区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非农化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新市民"群体。与既有的老市民相比,这些新市民群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对农民市民化以后的新市民群体的角色进行再造,将是未来各级城市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市民的角色再造除了依赖于农民自身的因素外,更需要政府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J].
杨涛 ;
施国庆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7) :102-109
[3]   四川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的调查思考 [J].
申晓梅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4) :126-129
[4]   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 [J].
何格 ;
欧名豪 ;
张文秀 .
农村经济, 2005, (01) :42-44
[5]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亚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58-363
[6]   城市化中失地农民问题 [J].
江宏晖 .
城乡建设, 2003, (11) :26-27
[7]   城市扩展中政府应如何帮助失地农民实现身份转变 [J].
万厦 ;
海平 ;
利痕 .
理论前沿, 2003, (21) :30-31
[8]  
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群体[N]. 路小昆.学习时报. 2005
[9]  
城市的适应[M]. - 商务印书馆 , 张继焦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