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株HHC15的建立

被引:5
作者
杨善民,郑耘,傅寿宁,陈美玉,陈福,苏金华,张长弓
机构
[1] 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肝癌,裸小鼠,HBV,DNA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836 [复齿目(兔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来自厦门市同安肝癌高发区15例肝癌病人肝癌组织移植到SPF级BALB/cA裸小鼠身上,其中1例已成功地建株。移植瘤株(HHC_15)生长迅速,瘤体积倍增时间约120hHHC_15瘤株传代稳定,潜伏期短(17.6±1.30,至今已传21代。肿瘤接种成功率达93%,病理组织学观察,移植瘤和原发瘤相似,电镜检查发现移植瘤细胞具肝癌细胞特异的超微结构——发育不全毛细胆管。无论是皮下或常位(肝内)移植瘤都和原发瘤一样,持续分泌AFP.在移植后的3~6周内,瘤细胞分泌AFP量与瘤体大小呈正相关。细胞学研究表明HHC15细胞染色体组为非整倍体,染色体众数在110~134之间。应用特异的HBVDNA片段引物和PCR扩增方法,提示了瘤细胞基因组有HBVDNA的整合。人肝癌HHC15移植瘤株建立有助于厦门市同安肝癌高发区肝癌病变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癌药物的筛选。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