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控制后季稻秧苗生长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万里
林芝萍
吴亚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后季稻; 稻株; NAA; 水稻; 秧苗生长; 秧苗素质; 水稻株高; 秧苗期; 萘乙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盆栽和大田试验证明萘乙酸(500 ppm左右)能有效地抑制后季稻秧苗生长。叶面喷施萘乙酸水溶液以后,秧苗的株高和地上部干重明显减小;这种对生长的抑制效应以在人工气候室玻璃房中较田间条件下为大。在田间比较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喷施萘乙酸后约经二周,萘乙酸对秧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仅解除,反而转现为促进效应。当时进行插秧,因稻株能长出较多的健壮新根,所以比对照吸肥多,生长旺盛。秧苗期叶面喷施萘乙酸不影响稻株发育,处理植物的抽穗和成熟都正常,其稻谷产量不低于对照;或稍高于对照。根据所得结果,我们初步认为萘乙酸有可能作为一种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用于控制后季稻秧苗的生长,使秧苗株高减低,便于移栽或进行机插。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Robert,F.Norris and Martin J.Bukovac, 1972. Effect of pH on penetration of naphthalene-acetic acid and naphthalene-acetamide through isolated pear leaf cuticle. Plant Physi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