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径流变化刍议

被引:5
作者
李道峰
刘昌明
不详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
[3]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分布式模型; 径流变化;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4.004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目前水文模拟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流域径流模拟过程中的结合点,并针对流域径流要素对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为目的,讨论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下径流响应过程的一般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尺度流域应用研究 [J].
刘昌明 ;
李道峰 ;
田英 ;
郝芳华 ;
杨桂莲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5) :437-445+541
[2]   分布式水文模型亚流域合理划分水平刍议 [J].
郝芳华 ;
张雪松 ;
程红光 ;
赵卫民 ;
刘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75-78
[3]   “3S”技术在水蚀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J].
王香鸽 ;
孙虎 ;
李智佩 ;
吴成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82-85
[4]   GIS平台构建在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J].
李道峰 ;
丁晓雯 ;
刘昌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4) :102-104+109
[5]   基于GIS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因子的厘定 [J].
曹瑜 ;
杨志峰 ;
袁宝印 ;
沈珍瑶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93-96
[6]   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J].
范锦龙 ;
潘志华 ;
赵举 ;
郑大玮 ;
妥德宝 ;
赵沛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00-102+136
[7]   基于GIS的中国土壤侵蚀预报信息系统 [J].
章文波 ;
刘宝元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89-92
[8]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李忠锋 ;
王一谋 ;
冯毓荪 ;
王建华 ;
马安青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97-99+140
[9]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进展 [J].
吴险峰 ;
刘昌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41-348
[10]   中国土地覆盖综合分类研究──基于NOAA/AVHRR和Holdridge PE [J].
潘耀忠 ;
李晓兵 ;
何春阳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27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