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森林群落土壤水分与生物量关系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勇 [1 ]
上官周平 [2 ]
机构
[1]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群落; 植被特征;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子午岭北部山杨林、白桦林、油松林和辽东栎林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植被正向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随植被正向演替而逐渐减少,土壤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山杨>白桦>油松>辽东栎;土壤含水量对树枝和树干生物量的影响较大,立地条件致使各林分地上生物量发生明显变化;在林龄差距不大的条件下各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的大小关系为辽东栎>白桦>山杨>油松。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森林植被演替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J].
王树森 ;
余新晓 ;
班嘉蔚 ;
张振明 ;
鲁绍伟 ;
王计平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6) :48-50
[2]   植被演替过程中种群格局动态的分形分析 [J].
王本洋 ;
余世孝 ;
王永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6) :924-930
[3]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胡相明 .
草地学报, 2005, (04) :324-327+333
[4]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J].
张希彪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872-877
[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资源平衡利用与生态植被可持续发展 [J].
孙宝胜 ;
杨开宝 ;
拓文俊 .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4) :92-96
[6]   长白山植被类型特征与演替规律的研究 [J].
徐文铎 ;
何兴元 ;
陈玮 ;
刘常富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162-174
[7]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4, (02) :252-260
[8]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特征与建设对策 [J].
白志礼 ;
穆养民 ;
李兴鑫 .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03) :1-4
[9]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有机质与持水性能变化 [J].
周印东 ;
吴金水 ;
赵世伟 ;
郭胜利 ;
路鹏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6) :895-900
[10]   大兴安岭北部植被演替规律探讨 [J].
杜晓明 ;
周志强 ;
张悦 ;
周琳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02)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