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赵鹏 [1 ]
陈阜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学氮肥; 夏玉米;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2009.01.010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氮利用、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于2007年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纯氮90,180,270和360 kg.hm-2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同量氮肥,氮收获指数(NH I)分别提高了4.4%,5.6%,3.7%和1.9%;子粒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0.6,0.6,0.6和0.7 g.kg-1;子粒产量分别增产了5.8%,9.5%,10.1%和9.0%;夏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为23.8~121.4 kg.hm-2.初步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改善了子粒品质,减少了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豫北秸秆还田配施纯氮以90~180 kg.hm-2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14-1018
[2]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J].
徐国伟 ;
吴长付 ;
刘辉 ;
王志琴 ;
张敏 ;
杨建昌 .
作物学报, 2007, (02) :284-291
[3]   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J].
赵营 ;
同延安 ;
赵护兵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22-627
[4]   对地膜和秸秆覆盖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分析 [J].
卜玉山 ;
苗果园 ;
邵海林 ;
王建程 .
作物学报, 2006, (07) :1090-1093
[5]   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作物学报, 2006, (04) :484-490
[6]   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杨治平 ;
周怀平 ;
张强 ;
关春林 ;
程滨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1) :122-124
[7]   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J].
洪晓强 ;
赵二龙 ;
宋宏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177-179
[8]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J].
霍竹 ;
王璞 ;
邵明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33-38
[9]   秸秆还田和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水肥效应的影响 [J].
周怀平 ;
杨治平 ;
李红梅 ;
关春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1231-1235
[10]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生长过程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陈素英 ;
张喜英 ;
胡春胜 ;
刘孟雨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4) :55-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