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
被引:34
作者:
叶有华
梁永贤
沈一青
谢林伸
机构:
[1]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指标;
计算方法;
应用范围;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268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简称《规范》)中指标使用、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值得商榷的问题。认为《规范》中的湿地除了应包括天然湿地外还应包含人工湿地,同时应将湿地作为水网的重要构成;未利用地中的部分指标在国家尺度上不具有代表性;将各类水网指标直接相加而不进行权重分配有失客观;归一化方法使用上没有统一。《规范》对于同一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评价没有意义,且不适用于城市内设区的区级行政单位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建议根据各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建立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比性和操作性,在指数计算中应对各指数及其下设指标分别进行权重分配,各指数均应进行归一化,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各指标的归一化系数应保持恒定。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0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