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产融合的学理分析

被引:19
作者
解安
周英
机构
[1]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学理分析; 四大理论支点; 社会分工; 农业产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学界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均未跳出西方产业融合理论分析范式的窠臼,而西方产业融合理论对我国农村三产融合研究的适用性和现实解释力有待商榷。运用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对农村三产融合进行的学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判断:农村三产融合是应对我国农业经济资源相对禀赋变化的战略调整,农村三产融合基于技术创新增加了单位时空范围内的劳动投入,以服务规模化的社会分工弥补了土地规模化的内部分工不足,以农业供给的多样性和销售创新突破了市场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J].
姜长云 .
中州学刊, 2016, (05) :43-49
[2]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16, (02) :11-35+5
[3]   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 [J].
单元媛 ;
赵玉林 .
经济评论, 2012, (05) :152-160
[4]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J].
梁伟军 .
科学·经济·社会, 2011, 29 (04) :12-17+24
[5]   产业融合的思想源流:马克思与马歇尔 [J].
胡永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2) :70-73
[6]   论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及其政策含义 [J].
罗必良 .
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1) :80-87
[7]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 [J].
马健 .
经济学动态, 2002, (05) :78-81
[8]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