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耐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29
作者:
蒋萍
陈恒屹
张坚磊
杨文杰
机构:
[1]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喹诺酮类药物;
gyrA;
parC;
marOR;
SSC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耐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4年3月-2005年10月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并随机选取40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K-B药片试纸法和微量稀释法测40株目的菌株的耐药性;PCR扩增耐药株的gyrA QRDR区和parC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同时,PCR扩增marOR基因,在耐药株中随机选取进行测序,检测marO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7株对耐喹诺酮类菌株均出现了gyrA基因突变,除常见氨基酸改变外,还发现Asp87→Asn、Ala84→Pro;36株耐喹诺酮菌株发生了parC基因突变,只对萘啶酸耐药,对环丙沙星中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敏感的ECO24未出现parC基因突变;只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ECO11未出现marOR区突变;存在多重耐药的ECO5 marOR区发现6处突变,且1 879 bp处的突变改变了marOR的终止密码子。结论gyrA和parC基因突变引起大肠埃希菌产生耐药,gyrA基因突变是产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原因,parC基因突变可引起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水平耐药,marOR的多位点突变在多重耐药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3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