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断裂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53
作者
金振奎
刘泽容
石占中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
[2] 大港油田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大港
关键词
鲁西地区; 郯庐断裂; 断裂构造体系; 穹隆; 拱升; 旋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并且以新泰—泗水一带为中心呈放射状和同心环状展布,组成了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断裂均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但也曾发生过压扭性活动。断裂的垂直断距为几十米至几千米不等,在研究区中部断裂断距较大,而在边部较小。这些断裂是在中新生代形成并进一步发展的。同心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体系是鲁西地块呈穹隆拱升形成的,而且在拱升的过程中还发生了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鲁西地块的拱升与旋扭皆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0,
[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图册.[M].张文佑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5,
[3]  
地质力学概论.[M].李四光著;.科学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