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非地转湿Q矢量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22
作者:
刘汉华
[1
]
寿绍文
[2
]
周军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
梅雨锋暴雨;
诊断分析;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7.01.012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完全考虑非绝热加热项作用的前提下,从原始方程出发,推导出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Qq),以及用其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将其应用于一次梅雨锋暴雨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非地转湿Q矢量对同时刻地面降水的反映能力较岳彩军改进的湿Q矢量(QM)、原非地转湿Q矢量(Q*)、非地转Q矢量(Q#)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500hPa高度上的Qq矢量散度辐合场的辐合强度及其辐合中心位置对同时刻的降水强度及雨区位置有非常好的指示作用;Qq矢量的垂直分布揭示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