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及血小板和纤溶活性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林毅 [1 ]
陈新民 [2 ]
罗助荣 [1 ]
盖晓波 [1 ]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部心内科
[2] 南方医科大学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部儿科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反应; 血小板活性; 纤溶活性; 阿托伐他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10mg、20mg、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血小板血栓烷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CS患者65例,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20mg/d、40mg/d,睡前服用。入院第1d、第14d抽取空腹静脉血16ml。测定hs-CRP、IL-6、TXB2、GMP-140、t-PA、PAI-1及TC、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含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的组间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TC、hs-CRP、IL-6、TXB2、GMP-140、PAI-1治疗后均有下降、t-PA活性上升;治疗后上述各指标3组间比较亦有差异;而3组治疗前后CK、ALT、AST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均后无显著上升。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同时未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疗效观察 [J].
任岩春 ;
都伟 .
河北医药, 2006, (09) :789-790
[2]   冠状动脉钙化及其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J].
郭伟民 ;
肖传实 .
中国全科医学, 2006, (14) :1150-1152+1155
[3]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李岩 ;
葛静玲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10) :1590-1591
[4]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蒋晓林 ;
顾宇重 ;
邹守仁 .
疑难病杂志, 2003, (05) :286-287
[5]   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J].
孙艳凌 ;
张丛辉 ;
蔡久英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 (06) :837-839
[6]   老年脑梗塞患者血纤溶活性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 [J].
黄久菊 ;
杨丽伟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 (05) :739-739
[7]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研究进展 [J].
吴国新,阮长耿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4, (03) :162-164
[8]  
血小板表面及血浆内α-颗粒膜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J]. 吴国新,李建勇,李佩霞,阮长耿.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