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磷水平下水稻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32
作者
李永夫
罗安程
王为木
蔡炳祥
胡晓跃
杨肖娥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和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和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浙江省德清县农业局,浙江省德清县农业局,浙江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和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江苏南京,浙江德清,浙江德清,浙江杭州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水稻; 磷; 吸收; 利用; 稻谷产量; 基因型差异;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5.03.019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8个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和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供磷水平下,水稻的稻谷产量、磷利用效率和各生育期地上部磷积累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低磷胁迫显著降低水稻的稻谷产量和各生育期地上部磷积累,显著提高水稻的磷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水稻稻谷产量与水稻磷利用效率、生育前期(秧苗期+分蘖期)地上部磷积累以及生育中期(抽穗期)地上部磷积累呈显著正相关(p<0. 05);正常供磷条件下水稻稻谷产量与磷利用效率、生育前期地上部磷积累呈显著正相关(p<0. 05)。因此筛选和培育具有较高磷利用效率和在生育前期具有较强磷素积累特性的水稻基因型可能是缓解南方水稻土磷素严重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邹长明 ;
秦道珠 ;
徐明岗 ;
申华平 ;
王伯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6-10
[2]   水稻耐低磷基因型种质的筛选与鉴定 [J].
曹黎明 ;
潘晓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62-168
[3]   钾营养对不同水稻基因开型物质生产和光合作用的效应 [J].
陆庆 ;
蒋德安 ;
翁晓燕 ;
奚海福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267-270
[4]   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 Ⅰ.生物学产量和钾积累 [J].
胡承孝,王运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243-248
[5]  
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 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
[6]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7]  
Bioavailability of soil inorganic P in the rhizosphere as affected by root-induced chemical changes: a review[J] . Philippe Hinsinger.Plant and Soil . 2001 (2)
[8]   RICE CULTIVAR EVALUATION FOR PHOSPHORUS USE EFFICIENCY [J].
FAGERIA, NK ;
WRIGHT, RJ ;
BALIGAR, VC .
PLANT AND SOIL, 1988, 111 (01)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