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条件下锥状工程堆积体侵蚀水动力特征

被引:26
作者
王雪松 [1 ]
谢永生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降雨; 锥状堆积体; 水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确定描述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动力过程较好的水力学参数,以赣北红土为主要试验材料,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系统地分析了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以及过水断面单位能同坡面剥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除过水断面单位能外,其他各个水蚀因子无论是平均值还是瞬时值均能较好的描述坡面侵蚀动力过程;2)赣北红土工程堆积体坡面剥蚀发生的临界单位水流功率为6.8×10-3 m/s;工程堆积体坡面剥蚀发生的临界瞬时单位水流功率为3.8×10-3 m/s,由赣北红土与砾石混合而成的堆积体材料的可蚀性参数介于0.0053~0.0059 s2/m2之间,要比纯红土的可蚀性参数大20~30倍;4)瞬时过水断面单位能与剥蚀率之间相关性不密切(R2=0.130),故瞬时过水断面单位能不适合作为描述锥状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动力过程的参数指标。4)在各个水蚀因子中,水流功率与剥蚀率相关性最好(R2=0.972),故认为水流功率是描述锥状工程堆积体侵蚀动力过程最好的水力学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水动力学过程 [J].
张乐涛 ;
高照良 ;
田红卫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4) :94-102
[2]   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堆置体的类型与特征 [J].
赵暄 ;
谢永生 ;
景民晓 ;
刘晓玉 ;
徐健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 (01) :88-94
[3]   黄土坡面片蚀过程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J].
刘俊娥 ;
王占礼 ;
高素娟 ;
张宽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7) :144-149
[4]   紫色土和红壤坡面径流分离速度与水动力学参数关系研究 [J].
丁文峰 .
泥沙研究, 2010, (06) :16-22
[5]   聚丙烯酰胺对扰动红壤可蚀性及临界剪切力的影响 [J].
刘纪根 ;
张平仓 ;
陈展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45-49
[6]   坡面土壤剥蚀率与水蚀因子关系室内模拟试验 [J].
王瑄 ;
李占斌 ;
尚佰晓 ;
郑良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9) :22-26
[7]   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孙厚才 ;
赵永军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1) :50-52
[8]   黄土区原状土壤分离过程的水动力学机理研究 [J].
张光辉 ;
刘宝元 ;
何小武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4) :48-52
[9]   坡面薄层水流的土壤分离实验研究 [J].
何小武 ;
张光辉 ;
刘宝元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52-55
[10]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 [J].
李占斌 ;
鲁克新 ;
丁文峰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