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权:法权认知与制度再造

被引:8
作者
刘云生 [1 ]
卢桂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祭祀权; 现实映射; 法权认知; 功能定位;
D O I
10.19667/j.cnki.cn23-1070/c.2016.03.010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祭祀权是有利益关系的生者对死者的哀吊、追思并葆有特定权益的权利。祭祀行为、仪式及其所蕴含之身份性、人格性、财产性利益是否构成一种法权,在现代社会无疑是一种挑战。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遗存,祭祀权的确证不仅可以明晰私权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基本人伦与道德,尚能凝聚人心,形成具有民族内蕴的价值观共同体,实现家国关系的和谐融通。文章通过考察祭祀权之价值理据与权利属性,论证其独有之制度功能并就其于未来民法典中的体系化位置提出一己之见。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美) 庞德 (Pound;R.) ; 著.商务印书馆.2010,
[2]  
罗马法史.[M].(意) 格罗索;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3]  
儒教与道教.[M].(德) 韦伯; 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4]  
古代城邦.[M].(法)库朗热(FusteldeCoulanges)著;谭立铸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民法原论.[M].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2005,
[7]  
罗马法教科书.[M].(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  
法律史解释.[M].(美)罗斯科·庞德著;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9]  
民法学.[M].姚新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梁漱溟著;.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