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层热演化史

被引:23
作者
许怀先
秦建中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盆地; 中生界; 主要海相烃源层; 热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残留盆地中石油地质条件相对最好的 ,发育 4套中生界主要海相烃源层 ,属低热流型冷盆 ,古地热梯度一般在 2℃ /10 0m左右。根据对 1994— 1997年 2 7条野外石油地质路线调查获得的总计 7761个样品的热演化的原始分析数据的研究 ,上三叠统肖茶卡组烃源层多处于过成熟阶段 ,中侏罗统索瓦组、夏里组和布曲组烃源层在盆地中部尚处于成熟中晚期生油阶段 ,在新近纪晚期有二次生烃过程。在同一构造或沉积区域 ,纵向镜质组 (或沥青 )反射率平均值随地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呈半对数线性增加 ,平面上各层烃源层各项成熟度指标都从盆地边缘向中部呈环带状逐渐降低。影响有机质热演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在构造变形相对较弱的盆地中部 ,最高古地温和古埋藏深度起主要作用 ;②盆地边缘或断裂褶皱带附近不均衡压力变形起主要作用 ;③局部地区火成岩及深成地下热流的作用。图 8表 1参 17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层的油气生成[M]. 科学出版社 , 赵政璋等主编, 2000
[2]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评价》编委会编, 1989
[3]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及其石油地质评价 .2 夏邦栋,等. . 1996
[4]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历史研究 .2 夏邦栋,等.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