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猎物关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被引:21
作者
尚玉昌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 北京
关键词
捕食者-猎物系统; 数学模型; 猎物种群调节; 生境异质性; 害虫生物防治;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0.002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捕食者和猎物相互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这种研究可区分为3种类型:第一是理论研究,即组建各种数学模型以便模拟捕食者和猎物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是实验种群研究,通常是在实验室内选用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实验种群对捕食一猎物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第三是在田间对自然种群中的捕食者-猎物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种群研究中所总结出来的各种基本原理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在应用生态学领域中,常常靠引进新的更加有效的天敌来控制各种害虫。这些实际工作有些已获得成功,也有不少未取得预期效果,不管成功与否,它们都可被看作是对捕食者-猎物关系所进行的田间实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ystem behaviour in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carine predator-prey system[J] . Akio Takafuji,Yoshio Tsuda,Toshihiro Miki.Researches on Population Ecology . 1983 (3)
[2]  
The effect of the rate of successful dispersal of a Phytoseiid mite,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Henriot (Acarina: Phytoseiidae) on the persistence in the interactive system between the predator and its prey[J] . Akio Takafuji.Researches on Population Ecology . 19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