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分级脊髓损伤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贾连顺
包聚良
袁文
叶挺军
崔毅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肌电图室
关键词
诱发电位,脊髓损伤,动物.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CI)对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以及MEP对SCI运动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改良Alens法,分别以30gcf、50gcf、80gcf和100gcf冲量打击40只SD大鼠T8~9脊髓,造成不同程度SCI,于伤前及伤后1个月连续记录L1~2脊髓硬膜外MEP(scMEP)和双侧腓肠肌MEP(mMEP),并采用斜板试验和Tarlov评分评估运动神经功能。结果(1)不同程度SCI可造成大鼠MEP波幅明显变化,损伤越重,电位越低;(2)mMEP较scMEP更敏感,但SCI早期mMEP消失并不说明大鼠不能恢复行走能力;(3)伤后早期scMEP波幅变化与1个月后的斜板试验(γ=0.9665)和Tarlov评分(γ=0.8893)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运动功能预后的长期指标;(4)伤后1个月11只后肢无自主运动的大鼠中3只(27.3%)仍保留scMEP,提示脊髓仍残留部分传导功能,属于非完全性损伤。结论scMEP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SCI后中枢运动神经纤维的损伤程度,可以作为判断远期运动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